关羽是个傲气的人。隔着三里地,都能看到关羽身上散发出的傲气直冲云霄。在他的人生履历中,几乎从来没有瞧得起任何人和事。所以,他挂印封金千里寻刘备,拒绝了高官厚禄,和曹操进行了正式切割。但问题是,关羽在曹营的时候获得了“汉寿亭侯”的封号,按理说关羽也不该再提起,免得引来“人在汉营心在曹”的争议。可恰恰相反,关羽恨不得把“汉寿亭侯”这四个字刻在脑门上,向别人介绍时都说自己是汉寿亭侯,甚至还以汉寿亭侯的身份进行公务活动。那么,这是咋回事呢?
根据史书记载,公元200年,关羽在官渡之战中作为先锋,与袁绍的部将颜良对阵。当时,两军相隔大概五公里。关羽仗着战马速度快,又急于立功,于是便趁着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,就骑着马一路飙到了颜良眼前,一刀就砍死了他,袁绍军哪见过这种狠人,一哄而散不战自溃。当然,这个事儿关二爷有点不地道,因为好歹得先朝着敌阵喊几句漂亮话,然后两军才能交战。再说了,哪有先锋官自己跑出去单挑敌军主将的?这是真正的战场,可不是过家家那么儿戏!
但无论如何,凭着在万军之中斩杀颜良的功劳,功劳簿上肯定要给关羽记一笔。但是,还不至于直接封侯。只不过,当时曹操实在是太喜欢关羽,一心想着招揽,自然要舍得下饵料。再说,驭人之道便是给对方超过预期的好处,这样才能真正收服人心,引来其他人才跟着自己混。于是,曹操就以朝廷的名义封关羽为“寿亭侯”。没错,就是“寿亭侯”。后世一直说的汉寿亭侯,意思是这个寿亭侯是大汉王朝的。
所以,现在这事儿清楚了。汉寿亭侯这四个字,就等于士兵们获得的荣誉勋章一样,代表着在战场上大杀四方。也就是说,这东西不是虚头巴脑的头衔,而是实打实的肯定。在古代,讲究的是职以能授,爵以功赏。只有超一流的狠人,打出实打实的成绩来,才能有爵位。关羽一直都和张飞齐名,可张三爷混了一辈子都没捞到个爵位,只能等着哥哥刘备当皇帝了,才被封了个山寨版的爵位,与关羽差了整整二十年!所以,关二爷估计晚上睡觉都得把爵位证书放枕头旁边,要不然不踏实。
再说了,关羽的爵位是汉献帝刘协赏赐的,与曹操没啥关系。至少,表面上没啥关系,爵位证书上盖的是大汉王朝的玉玺和刘协的私章,通篇都找不到个“曹”字。那么,这来自东汉王朝大皇帝的赏赐,既神圣又庄重,关羽若是在千里走单骑之前把爵位证书一起甩到曹操脸上,那岂不是要造汉献帝刘协的反?要知道,古代的人都将忠君放在第一位,更何况关羽又是汉室的坚定捍卫者,自然也就特别珍惜汉寿亭侯这个爵位。
双融配资-双融配资官网-专业实盘配资杠杆-配资公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